昨天周日下午和聯合文學總編輯王聰威對談「文學」與編輯力,如何能應用到職場工作上。
我特別帶了一本購自1990年7月、由遠景出版社出版、馬奎斯的著作《一百年的孤寂》(宋碧雲翻譯的版本)當開場。
我先談一個在金門聽到的「冰」的故事,再引用這個《一百年的孤寂》版本的「尋冰之旅」的開場。
聊聊我三十年前初讀馬奎斯作品的感受,將文學與說故事連結起來,那也是我對文學啟蒙的尋冰之旅。
我與聰威總編喝咖啡時,我問他認為的文學是什麼?
他回答是無所不能的能力。
我自己的認定,沒有所謂的「文學」,而是說故事能力。不論是虛構、非虛構、小說或非小說。
例如金鼎獎是分文學與非文學,但是文學素養其實就是寫作能力的一部分,只是是否是虛構的小說、還是真實的內容。
接著談「編輯力」對我的影響。
我的寫作班學生莊慧玲在現場聆聽,整理了我講的三個重點:
1.編輯就是溝通,要能與不同領域對談。
2.編輯的目標就是要讓觀眾有感覺。就像雜誌/電影等,就是要好看,讓受眾有畫面感受。
3.找出你想溝通的觀眾或對象,認真跟他們溝通。要練習觀察你的受眾,他的需求是什麼,然後找出期待,提出一個讓他們驚喜與驚訝的提案,並且徹底執行到位。